第134章 趙國禎歸膠東穩(wěn)灶,沈明遠暈北灶揪心
(1/2)寒霜凝在馬鬃上,碎成細粉隨風飄散。趙國禎勒馬于膠東鹽行門前,蹄聲戛然而止,驚起檐下一串冰凌墜地,啪地裂成數(shù)段。
她翻身下馬,靴底踩碎薄冰,咔嚓一聲,像是踩斷了什么隱秘的伏線。守門小廝瞪大眼,幾乎認不出這位風塵仆仆的東家——發(fā)絲凌亂,面頰凍得發(fā)紅,可那雙眼卻亮得驚人,像灶膛里重燃的火種。
“大會準備好了?”她問,聲音略啞,卻穩(wěn)如鐵秤。
小廝回神,結(jié)巴道:“告示……已貼了,可、可人還沒來齊。陳三娃說,‘少奶奶是來畫餅的’,不肯進堂?!?/p>
趙國禎沒惱,反而笑了。她解下披風,隨手遞給小廝,又從馬鞍旁取下一個布包,沉甸甸的?!叭ィ堰@米分十份,抬到堂前。再搬三口空缸來,倒?jié)M清水?!?/p>
“???”
“照做?!彼堰~步往里走,裙擺掃過結(jié)冰的青石,“人不來,飯得先熱著。肚子暖了,耳朵才肯聽人說話?!?/p>
她徑直走向議事堂,沿途所見,皆是蕭索。灶房冷清,灶口蒙灰,墻角堆著半袋鹵石,顏色發(fā)暗,顯是陳年存貨。幾個鹽工蹲在檐下啃冷饃,見她來了,紛紛低頭,有人冷笑一聲,故意把饃渣吐在她經(jīng)過的石階上。
她看也不看,只在堂前站定,揚聲道:“我是趙國禎,也是你們口中的‘沈家少奶奶’。我不來則已,來了,就不怕你們嗆聲。”
人群一靜。
“你們說我不顧膠東,攀了江南的高枝,斷了你們的料,熄了你們的火。”她頓了頓,目光掃過每一張臉,“那我問你們——昨夜貼出的告示,你們看了沒有?”
有人嘀咕:“看是看了,可誰知道是真是假?”
“假?”她冷笑,從袖中抽出一張紙,展開,“這是江南晏家與我簽的契約副本,寫明了三個月內(nèi),優(yōu)先供我膠東鹽行三成新產(chǎn)細鹽。你們說的‘斷料’,是有人拿假文書唬人,不是我趙國禎背信?!?/p>
她將契約高舉,任風吹動紙角。“我今早收到消息,那幾家灶戶收到的‘官令’,印歪字斜,無簽無押。鹽政司的正令,至今未發(fā)。有人想借刀殺人,斷我鹽脈,亂你們的心——可他們忘了,鹽工的飯碗,不是靠一張紙就能砸碎的?!?/p>
人群騷動起來。
她抬手,壓下喧嘩。“我知道你們不信。所以,我不光帶來話,還帶來了米?!?/p>
小廝此時已將十份米抬出,白花花堆在堂前。她指向那三口空缸:“這三缸水,代表三口主灶。從今日起,凡堅守灶臺者,每灶每日記工一分。月底,工分最高的一灶,額外賞米一石,布兩匹——與告示所言,分毫不差?!?/p>
她又從布包中取出三枚銅牌,上面刻著“灶心”二字。“這牌,我要親手交給三灶的領(lǐng)頭人。不是施舍,是信任。你們?nèi)粜盼?,就接下;若不信,我也不攔,只請讓開路,我另找人來燒這灶。”
她站在階上,手捧銅牌,風掀起她的袖口,露出手腕上一道舊疤——那是前世被沈家長輩推搡時撞在灶沿上留下的。如今她不再遮掩,反而將手抬得更高。
“我趙國禎,幼時在鹽堆里打滾,十歲就能辨鹵水濃淡。我爹臨終前說,鹽工是鹽行的骨,火是鹽工的魂。骨斷了,魂滅了,家就散了。我不求你們立刻信我,只求你們給我三天——三日后,若灶火仍熄,若料仍不到,我趙國禎,親自跪在這三缸水前,一瓢一瓢,給你們舀滿?!?/p> 本章未完,點擊繼續(xù)閱讀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