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章 昔日傳說的揭密
(1/4)晨光剛漫過官道邊的矮丘,露水還掛在草尖上顫巍巍地閃。趙國禎坐在馬車前轅,手里捏著半塊干餅,小口小口地啃著。餅是昨夜灶上蒸的,夾了點腌蘿卜絲,咬下去咯吱一響,倒不難吃,就是太干。她抿了口竹筒里的涼茶,順手把餅遞給身后探頭張望的沈明遠。
“你不是說不餓?”
“我改主意了?!彼肿煲恍Γ舆^餅就啃,腮幫子鼓得像只松鼠。
馬車轱轆碾過碎石,發(fā)出沉悶的節(jié)奏。兩人一早啟程往膠州去,車輪才轉出城門,便在岔路口遇見了個熟悉的身影——陳姓客人正牽著一頭瘦驢,站在槐樹底下等,藤箱還綁在驢背上,麻繩打得一絲不茍。
“您還真來了。”趙國禎跳下車,拍了拍裙擺上的塵。
“我說過,只是個傳話的。”他抬眼,目光落在她肩頭被風吹亂的一縷發(fā)絲上,“話沒說完,自然還得走這一程?!?/p>
沈明遠也下了車,拍了拍手,大大方方拱手:“陳叔,又見面了。”
陳姓客人微微頷首,沒多言,只把驢韁繩遞過來:“我走慣了慢路,你們?nèi)舨幌訔?,一道走??/p>
趙國禎與沈明遠對視一眼,點頭。三人便并行而進,車輪與驢蹄踏在黃土道上,揚起細塵,又被晨風卷走。
日頭漸高,蟬鳴四起。一行人行至山腳涼亭,歇腳飲茶。陳姓客人從藤箱里取出一只舊陶壺,倒出琥珀色的茶湯,香氣清冽,帶著點草木的微苦。
“這是山露茶,”他遞過一碗,“我每年清明采一次,曬三天,藏在竹筒里,喝一年?!?/p>
趙國禎捧碗輕啜,舌尖微澀,回甘卻長。她忽然想起父親也愛這么存茶,用的是青竹筒,掛在屋檐下,說“茶吸風月,人養(yǎng)心性”。
“陳叔,”她放下碗,目光溫和,“昨夜您說西嶺舊事是‘命’,可命里頭,總得有個由頭吧?我父親與沈家,到底有過什么?”
陳姓客人沒立刻答話,只用茶蓋輕輕撇去浮沫。陽光穿過亭檐,落在他斑白的鬢角上,像撒了一層薄鹽。
“三十年前,”他終于開口,“曹州與膠東的鹽商,原是一家親。那時有三大鹽幫——北趙、南沈、西林。你父親趙老爺,是我見過最懂鹽的人。他說鹽從海來,歸于人手,不該爭,不該搶??甥}利太大,人心就歪了?!?/p>
沈明遠聽得入神,連餅渣掉在衣襟上都忘了拍。
“西林幫主野心大,想獨占官引,便暗中勾結官府,誣陷北趙走私。你父親被扣了三車鹽,罰銀千兩。那時黃河水患剛過,家底本就空了大半。他咬牙扛下,可人也病倒了?!?/p>
趙國禎指尖一顫,碗沿磕在唇邊,微微發(fā)麻。她記得那年冬天,父親咳得厲害,卻仍堅持去碼頭看貨。她躲在門后偷看,見他背影佝僂,像被風壓彎的竹竿。
“沈老爺呢?”她輕聲問。
“他站出來了?!标愋湛腿颂а?,“當著所有鹽商的面,撕了自家運單,說‘趙兄若走私,我沈某人頭可摘’。他還聯(lián)合幾家小鹽戶,湊銀子替你父親贖了鹽。那一年,沈家貼了八百兩,元氣大傷?!?/p> 本章未完,點擊繼續(xù)閱讀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