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蘇婉教授的講座
(1/6)李維驅(qū)車疾馳,老舊的桑塔納發(fā)出嘶吼般的轟鳴,仿佛一頭年邁的野獸在做最后的沖刺。車窗外的景象飛速倒退,城市的光影被拉成模糊的線條,但他無暇顧及。他的腦海里,只有衛(wèi)星地圖上那個紅色的圓圈,以及圓圈中心的黑色塔影。
他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什么,但他知道,自己必須去,為了若離,也為了查明真相。
與此同時,在本市最負盛名的大學——圣輝大學的階梯教室里,一場關(guān)于神明文化的講座正在進行。
偌大的教室座無虛席,甚至連過道里都站滿了人。講臺上,一位身著素色長裙、戴著金絲邊眼鏡的中年女性,正娓娓道來。她就是蘇婉,圣輝大學人類學系的教授,也是國內(nèi)研究神明文化的權(quán)威專家。
“……在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中,我們都可以找到關(guān)于神明的記載。無論是東方的‘天庭’、‘仙界’,還是西方的‘奧林匹斯山’、‘阿斯加德’,都指向一個超脫于人類世界的存在——神明。”蘇婉的聲音溫和而富有磁性,即使不借助麥克風,也能清晰地傳遍整個教室。
她輕輕扶了扶眼鏡,繼續(xù)說道:“關(guān)于神明的起源,眾說紛紜。有人認為,神明是宇宙初開時誕生的第一批智慧生命;也有人認為,神明是人類信仰的集合體,是人類精神力量的具象化;還有人認為,神明是更高維度的生命,他們以我們無法理解的方式存在著……”
臺下,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。他們中,有的是出于對神明文化的好奇,有的是為了學分,還有的,則是被蘇婉教授的個人魅力所吸引。
蘇婉微微一笑,說道:“當然,在科學昌明的今天,很多人認為,神明只是古人愚昧無知的產(chǎn)物,是虛構(gòu)的、不存在的。但是,如果神明真的不存在,那么,我們又該如何解釋那些遍布世界各地的、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神秘現(xiàn)象呢?”
她頓了頓,目光掃過全場,緩緩說道:“比如……‘通神塔’?!?/p>
當“通神塔”三個字從蘇婉口中說出時,教室里出現(xiàn)了一陣輕微的騷動。
“通神塔”,一個在神話傳說中反復(fù)出現(xiàn)的意象,一座連接天與地、溝通神明與凡人的橋梁。在不同的文化中,“通神塔”有著不同的名字和形態(tài),但它們的核心含義,卻驚人地一致。
蘇婉走到講臺的一側(cè),按下遙控器。她身后的投影幕布上,出現(xiàn)了一張圖片。那是一張古老的羊皮卷,上面繪制著一座高聳入云的塔。塔的周圍,環(huán)繞著神秘的符號和圖案。
“這是我們在古埃及的一處遺址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壁畫殘片。經(jīng)過碳十四測定,這幅壁畫的歷史,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。壁畫上描繪的,就是古埃及人想象中的‘通神塔’——‘荷魯斯之梯’?!碧K婉介紹道。
她又切換了幾張圖片,分別展示了來自古巴比倫、古印度、古瑪雅等不同文明的“通神塔”形象。
“大家可以看到,盡管這些文明相隔萬里,彼此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交流,但他們對‘通神塔’的想象,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性。這難道僅僅是巧合嗎?”蘇婉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。
她停頓片刻,讓學生們有時間消化這些信息。然后,她說道:“我的父親,蘇明遠教授,他畢生都在研究‘通神塔’。他認為,‘通神塔’并非虛構(gòu),而是真實存在的。他甚至推測,‘通神塔’可能就隱藏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……”
蘇婉的眼中,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。
她沒有告訴學生們的是,她的父親,已經(jīng)在多年前失蹤了,而失蹤的地點,正是他推測的“通神塔”所在地。
“那么,‘通神塔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?”蘇婉將話題拉回正軌,“根據(jù)古籍記載,‘通神塔’是神明降臨人間的通道,也是凡人飛升成神的階梯。通過‘通神塔’,人類可以與神明溝通,獲得智慧、力量,甚至是……永生?!?/p>
“永生”二字一出,教室里再次響起一陣騷動。
本章未完,點擊繼續(xù)閱讀->>